首页 我与手风琴
文章
取消

我与手风琴

我喜欢音乐,自然喜欢捣鼓各种乐器。要说也不算多,我玩过电子琴、吉他、口琴之类的,有跟老师上过课的,也有自学的,大部分都是基本功不扎实的那种。我和手风琴的结缘可以说相当有趣了:从完全不了解+不感兴趣,到现在经常需要去拉两次过过瘾,还会翻遍网上各种资源。不承认不行,目前我已经是彻底爱上这个乐器了。

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选修了一门艺术类通识课,它兼古典音乐赏析与实践于一体,其中实践部分就是手风琴入门。只是抱着水学分的态度,因为当时我正苦于练吉他遇到瓶颈,抱着难得有的不求多而求精的思想。但是上课之后就上手很快,进度差不多是其他人的2倍吧。一年之后,我又选了同一位老师的通识课,属于是进阶的手风琴课,这个时候已经不太听话,开始自己玩自己的了。玩得很开心,可是已经要毕业了,要去另一个地方读研了。

来到读研的新学校,惊喜地发现居然有专门的手风琴社团(虽然是第二年发现的),决定立即加入组织。还记得那天迎新会是刚考完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晚上,经历了一个月抑郁的复习时光的我,快被感动哭了:原来黑暗尽头是光明,生活真的可以叫生活,不在那种心境下怎么体会得到呢。来到新太阳地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里社团的大本营,感觉当年本科开心的感觉突然找回来了。每周的合奏排练,还有与几位新同学的重奏,感觉这半年一大半的快乐都在这里了吧。我开始重新拾起当年的那份快乐,去琴房频繁起来,对这个乐器也越来越熟悉。

回到手风琴本身。为什么上手快呢?首先手风琴是键盘乐器,与我小时候喜欢瞎弹的电子琴完全一致。小时候我就有听到旋律能直接复现到键盘上的能力,那时候就爱尝试各种听过的歌,再配上电子琴左手录好的和弦弹一弹。以弹钢琴的标准来看,我的左手是纯纯的残废,甚至连分解和弦都做不到。而恰好手风琴的左手也是一个“自动挡”,常用的大三、小三、属七等和弦只需按一个键:

lefthand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只对美妙的旋律配上动人的和弦感兴趣,那手风琴是一个非常容易上手的乐器了。我从不考虑那些强调技巧的考级曲目,难度高的严肃的古典曲目也玩不来。一是没那时间,二是就图一乐。

作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我深受“音乐 = 旋律 + 和弦”思维的影响,因此我感兴趣的乐器中,大部分都是能够完整实现这两个要素的:键盘右手旋律 + 左手伴奏,人唱旋律 + 吉他和弦,等等;而对只能发出单音的非和声乐器不感兴趣,如交响乐里的乐器。在我看来它们偏单调,更强调严肃与技巧,最重要的是难以实现自娱自乐。

自娱自乐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将自己喜欢的歌曲在和声乐器上实现。奈何手风琴资源实在是太少,有时候抄作业都没得地方,或者网上流传的版本不满意,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扒谱、编配。流行歌曲可以听原版音轨,从伴奏中的各种和声中挑选满意的映射到手风琴左手(例:贝加尔湖畔);传统歌曲有很多爱好者自己拉的视频(B站、YouTube 等),可供结合不同版本的灵感,打造自己喜欢的编配方式(例:喀秋莎)。编配乐谱和做饭是一个性质,是学习,也是再创作。

我会不定期更新手风琴的内容,包括我编配的手风琴谱等。期待大家的关注,也期待大家因我对这个乐器产生兴趣。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转载请注明

论文笔记:无监督持续学习论文一篇

编配:《贝加尔湖畔》手风琴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