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电子设备使用与管理方案
文章
取消

我的电子设备使用与管理方案

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无产的学生,该管好的屋其实就是自己的电子设备。本文总结一下我是如何管理我电子设备的一亩三分地的,要管的方面包括 App 使用习惯和文件管理习惯。快开学了,这也算是给自己立的规矩吧,写本文的目的也是方便自己查询这些规矩,养成好习惯。我的方法可能只适合于我,不通用,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首先说明一下是我的配置。我下文讲的有些方案是依赖设备的(主要是 Windows 和 Mac 系统的区别),大家参考时应注意自己设备能不能替代实现。目前我手里的实体设备:

  • MacBook Air (13 寸), 512G
  • iPhone 12, 128G
  • iPad Pro(11 寸), 256G
  • 联想拯救者 15-ISK(Windows 游戏本,15寸), 512G(固态) + 1T(机械)
  • 移动硬盘:2T(机械),512G(固态)
  • 若干 U 盘

常用的云存储空间:

  • iCloud:50G(6元/月的方案)
  • 百度网盘:理论上无限,以 1T 为单位(每个账号)

从大面上说,我目前给各个设备的定位如下,没有什么特殊的:

  • MacBook
    • 主力工作机,完成主要的学习、科研、办公工作,完成大型项目;
  • iPhone
    • 接收消息提醒:主要指微信;
    • 使用便民服务:如购物、银行、订票、打车等;
    • 接受新闻资讯;
    • 快速查询:用浏览器和各种专业 App;
  • iPad
    • 辅助学习机,方便 MacBook:主要读书、看论文、手写演算等;
    • 当作 iPhone 的备用机:主要是接收新闻资讯;
  • Windows 游戏本
    • 专门打游戏用;
    • 当作下载专用机;
    • 当作 MacBook 的备用机,主要是利用其计算资源完成大型项目。

下面以应用场景为专题,介绍我的使用和管理方案。最后总结一下整体的 App 管理和文件管理方案。

新闻资讯

平时接触的信息源有很多,我对它们管理的原则是:

  • 各平台各司其职,功能不重复。每个平台根据其特点决定怎么用它。例如看新闻就专门一个地方看,不把微博当作主要新闻获取渠道,不在多个平台关注同一个号等;
  • 减少关注的数量,宁缺毋滥。能搜索则搜索,只对特别感兴趣的、确保以后会经常看的号关注。如果担心找不到,可以记在笔记中以供检索,而不是在平台上关注。

以下是我 iPhone 上各新闻资讯类 App:

  • 微信公众号:定位是接收官方推送。只关注自己组织内的公众号(例如 “北京大学XXX” 一类)以及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只在微信平台有号的如个人公众号、自媒体等(例如 “全员光滑”),不关注任何新闻类公众号;
  • 知乎:1. 当作搜索引擎;2. 了解社会热点,看乐子。只关注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实体人,不关注任何带有营销性质的号;
  • QQ、Telegram:主要是参加一些群组,都是一些小圈子,例如游戏玩家交流群;
  • 百度贴吧:1. 每个吧都是一些小圈子,例如各类游戏吧、公交吧;2. 了解社会热点,看乐子;
  • Bilibili、YouTube:1. 当作视频内容搜索引擎;2. 刷视频娱乐;
  • 新闻媒体:通过 iOS 系统将网页固定到主屏幕的功能,将所有感兴趣的媒体官网固定成 App 的样式。各家媒体的 App(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及新闻聚合类 App(如今日头条)一律不装;
  • 学校论坛:我看的有北大未名 BBS、PKU 树洞、水木社区,同上可以固定到主屏幕;
  • 其他资讯类 App:我不把这些 App 作为每天固定获取的主力信息源,只当作社会热点的搜索引擎。包括微博、Twitter、小红书、Reddit、脉脉、小黑盒等;
  • 查询类 App:这些 App 通常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数据库,较少提供新闻资讯,我将其归为查询类 App,只在对特定内容查询时点开使用。包括:豆瓣(查书影音)、安居客(查房价)、股市(查股票)、同花顺(查股票)、网易云音乐(作为 Apple Music 的参考补充)、花伴侣(查花草)等。

iPad 作为 iPhone 的备用机,除了一些极度不常用的(尤其是查询类 App),上述 App 基本都安装。MacBook 上能用网页端的,就在网页端实现(下面的浏览器书签管理就是为此服务的),电脑由于不方便,不当作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偶尔有空可以用电脑刷一刷。详见 App 管理总结。

社交软件

我的社交环境只允许用微信,QQ、Telegram、Facebook 等几乎不作联系用。本节主要探讨微信的使用与管理(不包括微信公众号)。

先吐槽一下微信,众所周知微信优化极差,功能不完善,依靠的是长期垄断国内市场。对我来说,它的主要缺点有:

  • 占用空间大:在 iOS 系统中,微信的所有聊天内容是封装在 App 中的,且聊天记录全部存储在本机上,不在服务器上。微信在本机占用空间动辄几十个 G,文件存储空间效率极低;
  • 跨设备体验差:手机、平板、电脑几个端聊天记录不互通、不同步(登录微信时的 “同步最近的消息” 选项仅限最近,依然无法做到同步)。这个是由其本地存储导致的,当接收消息时,哪台设备开着微信,哪台才会接收。由于手机通常是一直开的,主体的聊天记录通常全部在手机上;长期以来,我电脑、平板上的微信都只当作文件传输器。注:微信在 2022 年 8 月推出了跨设备迁移功能,不同步的问题可通过迁移手动同步。
  • 备份机制残缺:微信只支持:1. 手机的聊天记录备份到电脑,注意不是迁移到电脑端微信,而是封装在电脑上的备份文件中,无法在电脑上查看,只能通恢复到手机上查看;2. 手机的聊天记录迁移到别的手机。

首先说使用习惯,目前我对自己只有一条建议:对于大型群聊,尽量只参加官方的、公务的、不得已而加的群(将兴趣群之类一律在 QQ、Telegram 上实现),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占用空间。其他的随心用就行。

然后说重要的备份功能。我喜欢留住旧聊天记录当作回忆,每到换手机时,直接将旧手机记录迁移过来,现手机存了从使用微信到现在的所有聊天记录,已经占用了几十 G。我希望能把记录放在电脑上,减少手机的压力,但微信的电脑备份功能是完全无法满足需要的,因为无法在电脑端查看!为此有多种第三方工具提供解决方案(例:GitHub 上的一个项目 WechatExporter),可以将聊天记录导出为 TXT、HTML、PDF 等通用格式。但是这些工具参差不齐、不稳定、不靠谱、bug 多,开发者也有跑路的风险。

不过幸运的是,自从 2022 年 8 月推出跨设备迁移功能后,这个缺陷可以间接地去弥补。有了跨设备迁移,微信 iPad 端和电脑端就不是废物了。请看我的方案:

  • 将所有聊天记录放在电脑端微信(为此请将将手机里的所有聊天记录先迁移到电脑),电脑端微信就是所有聊天记录的库,可翻看回忆;
  • 手机当作新聊天记录的接收器;
  • 定期迁移手机接收的新聊天记录到电脑端;
  • 迁移是复制操作,且不会重复保存,迁移结束后可根据需要留存一些聊天记录或删除;也可以从所有聊天记录库中找出一些临时常用的记录放到手机中,手机完全可以当作小型的查看器。不过注意尽量不要留存太多,否则每次迁移都耗时很长;
  • 定期把电脑上的聊天记录库生成为备份文件(这个 “定期” 一般不如第三条的 “定期” 频繁)。由于微信未开发电脑端微信备份功能,只能将手机端微信聊天记录备份,所以应当把电脑端聊天记录迁移回手机再备份。为了不妨碍手机端微信使用,最好另找一个手机,这时候 iPad 就派上用场了。iPad 在微信的逻辑中被视为大号手机。
  • iPad 平时只能当作小型的查看器,和原来一样摆烂就好了。

邮件

我有多个电子邮箱,曾经尝试过多种邮件客户端,包括苹果的邮件 App、Microsoft OutLook、QQ 邮箱、网易邮箱大师,发现都不好用。问题包括延迟收件、发不出去邮件、需要经常重新验证等。我的方案是:

  • 只用网页端,将各邮箱网站固定到书签栏;
  • 设置提醒事项,保持几天一查的频率。

浏览器

MacBook 端很多软件是只需网页端就能完成的,由于苹果全家桶方便,我只用 Safari 浏览器。本节讨论如何管理 Safari 浏览器。

首先是标签页管理。我经常打开一大堆标签页,都能把内存给占满。有时候遇到有用的网页不舍得关,又不明确怎么留存下来。我的方法是用 Safari 浏览器的 “标签页组” 功能。这个东西和 OneTab 一个原理,就是把一些标签页临时地放到一边,不占用后台。可以建几个常用的标签页组:例如经常看课程,可以把最近在播放的课程网站归到一个组里;或者临时的标签页组:例如最近关注某一专题,搜了很多相关资料需要以后处理,可以先堆到一个组里。平时浏览网页还是随性地用,但当打开的标签页太多时及时归归类,丢到标签页组里就好了。标签页组的性质就是临时的,不够的话可以随时再建。

第二是很重要的书签管理。我之前的书签分类经常混乱,最后还是沦为看到新的好网站就直接 Cmd + D 算完了,也懒得去分类了,于是越积越多。下面是我新想的一个方案,希望能有所改变:我一共分三个文件夹,它们是并列的。按这种方式分应该就不容易混乱了。

  • 个人收藏” 文件夹:即 Safari 浏览器默认带星星的 Favorites 文件夹。这里只放最常用的,确保日常使用随手要点开的。这个文件夹的书签可以摆在地址栏下面,起到方便的作用,所以尽量以简写命名这些书签。目前我这里的书签有:
    • 文件夹:每日必看(BBS 树洞新闻网站之类的,视兴趣随时变)、邮箱、VPN(放现用的机场网站)、北京大学(放常用的校内网站)、Apple(Apple ID、iCloud、官网)、科研(放常用的科研网站,arXiv 之类的)、资源网站(放常用的如 Z-library、rutracker)、线上工具(放常用的如画图的 draw.io、格式转换器、LaTeX 识别器);
    • 书签:依次是此个人主页、Google、百度、必应、维基百科(中文)、维基百科(英文)、YouTube、B 站、GitHub、知乎、Quora、Reddit、CSDN、Telegram Web。前三个是固定的,非常常用,可以用快捷键 Cmd + 1,2,3 来打开。
  • 收藏的网站” 文件夹:存放平时看到的有意思的网站。已知的很大众的网站不去收藏(如微博官网、腾讯官网之类的),在 “个人收藏” 文件夹里有的也不收藏。平时感到无聊或者有探索欲时,可以来这里逛逛之前收藏的宝藏。这里也最好按分类建几个文件夹,每个人看的网站不一样,就不说了。
  • 收藏的文章” 文件夹:有时收藏的不是成体系的一个网站,而是寄托在某平台上的一篇文章。这个文件夹专门放收藏的文章,例如见过的一些好的 tutorial,可以收藏起来。

我找到过一些挺有意思的网站,可以分享给大家,见另一篇文章:我收藏的资源网站

工作软件

我目前的经常做的编辑型工作及使用的工作软件如下:

  • 写论文:Overleaf 目前足够。主要是电脑网页端,极少数情况可用 iPad 网页端;
  • 做幻灯片:主要指组会上讲的学术 slides,Overleaf 目前足够。主要是电脑网页端,极少数情况可用 iPad 网页端。如有其他需求可以小用 PPT、Keynote 等软件。(幻灯片这种东西用不用苹果家问题不大,因为只需要导出 PDF 分享给别人,别人也不必要求原始格式);
  • 做项目、写代码:VSCode 一站解决。个人只是写写科研的小代码,用这个就足够了,而且它的扩展很方便。VSCode 只能电脑端;
  • 处理学校公务文件,分析数据:这种东西对格式有要求,一般是 doc, xls 之流,苹果家的三件套还是别用了。我在电脑端使用学校正版的 Microsoft Office。极少数情况在 iPad 上用 WPS(学校没给订 Office 365,将就用国产吧),但尽量不依赖,仅作填个小表签个字之类用途使用。另外 PDF 编辑也不太常用,电脑中装了学校正版的 Acrobat,偶尔用一用。
  • 画图:目前使用线上工具 draw.io。
  • 打谱:MuseScore。

极少数情况需要剪视频、P 图。不是专业 up 主,电脑里白嫖了学校正版的 Premiere, Photoshop,偶尔用用。我个人没必要花小几千买 Logic Pro、Final Cut Pro 之类的软件。

我需要成建制保存的一些大型项目放在一个“项目”文件夹中,这些项目包括:

  • 深度学习科研:我主要的工作,都是大型的深度学习项目;
  • 学习用代码:学习某项技术时使用的示例代码或者实验性质的代码;
  • 视频剪辑项目、PS 项目;
  • 该网站的项目目录。

这些项目通常文件过大,应该放在 MacBook 存储空间上,而不是在 iCloud 中同步,因为手机、平板不需要查看这些项目文件。比较正式的代码若需要放在 Windows 游戏本上跑,最好上传到 GitHub 上(未完成的项目设为 private 即可),clone 下来使用 Git 来管理。服务器也可以这么做。

图书

看书是我日常重要的学习活动。这一节所谓的书不是指论文等材料,是指由出版社出版的书。由于人工智能这种专业性质,几乎所有的专业书都能在网上找到 PDF,平时看的闲书也能找到,除了 PDF 还能找到 EPUB 等格式。真的感谢大名鼎鼎的 Z-library

我读书都是使用图书 App,通常在 iPad 上看,少数情况在 Mac 上看。图书 App 类似照片 App,也是把图书文件(PDF、EPUB 等)封装到软件内部的库中。根据尽量不与软件绑定的原则,我本应直接用文件系统来看书,苹果的文件 App 自带 PDF 预览(iPad 也可以),而且也能作标记。但我还要使用图书 App 的原因是:1. 在这个软件上同步不占用 iCloud 的空间,可以白嫖(我的书有很多,占用空间有十几 G 也不小了);2. 文件 App 不能打开 EPUB 格式。当然,图书 App 也有很多缺点:文件系统做的不好、在 iPad 不能分屏同时看两本书等等,这些缺点我都忍了。

我的书不是全部放到图书 App 里的,也有类似我照片管理的二级存储机制。我把现在经常看的书导入到图书 App 的书库中,此为 “内存”;收集的不经常看的或已经看完的近期不会再翻阅的放在移动硬盘上,此为 “硬盘”。此外还有一些从资源网站获得的原始资源(例如 “xx大包”),这些文件不是一本是一本的,往往是一个大压缩包之类的,也归在 “硬盘” 部分,单独找一个文件夹 “原始资源” 存放(放在百度网盘里)。

除了单独的书,还有连载的杂志之类的,例如经济学人,不适合放在图书 App 中。我在 iCloud 中开一个 “杂志” 文件夹,将其当作普通文件存放并阅读。

论文

论文使用文献管理软件 Zotero 来管理。文献管理软件是封装论文信息的软件,论文的元数据、PDF以及笔记、附件等内容封装在其数据库中,并通过其界面进行查阅或管理,给我的科研带来很多方便。

我通过 Zotero 的插件 ZotFile 将数据库中的 PDF 文件移动到一个统一的“所有论文 (ZotFile)” 目录中(数据库中只存放指向该目录的链接),它位于 文稿/科研 目录中,可以与 iCloud 同步。这样做的目的是脱离文献管理软件的束缚(论文的 PDF 文件也属于自己的资料,不希望交给软件封装)。在电脑端可以直接在 Zotero 中访问文件;在移动端只能离开 Zotero 软件,去同步的该目录中现搜索。

需要记住的关键工作流程是:

  • 每次导入文献后,记得右键 “Manage Attachments” - “Rename and Move”;
  • 每次删除文献后,记得删除“所有论文 (ZotFile)” 目录中对应的文件(因为软件不会自动删除,这样省下了校对文件的麻烦);

笔记

电子笔记这种东西是最容易被软件绑定的。市面上的笔记软件繁多,包括 OneNote、印象笔记、Goodnotes、Notability 等等。它们虽然都能导出 PDF,但原始文件都封装于软件中,有的导不出来,即使导出来也不是通用的格式,只能用人家自己的软件打开,既要下载软件,又要担心开发商跑路,我正是希望电子化的笔记也像纸质的日记本一样,能够安心地长期保存。

按照此观点来看,连用 Word 文档记笔记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极端情况是用文本文件(如 TXT)记笔记,这样只要计算机不灭则不灭,但这种格式未免太朴素了,也只能写点日记之类的。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在笔记里面加上一些自己看得懂的、不太复杂的语法,表示一些常用的含义。这样既能以通用格式存储笔记,又增加了表达性。这种东西早就被大佬想到了,并开发出大家公认好用的 Markdown 语法。本网站的每篇文章的页面都是由一个 Markdown 文件编译成的,就是一篇笔记。我的笔记部分放在网站目录下给大家分享,不打算发出来的会放在 iCloud 的 “笔记” 文件夹中。Markdown 编辑器,在电脑上用 VSCode 即可,高亮、预览,需要的功能都能用插件实现,iPad 上非常麻烦,还基本是收费的编辑器,还是算了吧,用电脑记就行了。

对于纸质笔记,我现在觉得没有必要了,主要是不能检索,其次是过度依赖软件。我曾购买过 Goodnotes,当年写纸质笔记不亦乐乎,现在就暂且弃用放在那里,当作纸制本子的一种实现吧,但实际上几乎不用了。

Markdown 语法的笔记主要是一个个 md 格式的文本文件,适合坐在电脑前认真地记系统的笔记。小笔记、临时的笔记、杂事等一律用苹果的备忘录 App 来记,一些手写的随手记的东西也用它,就别上 Goodnotes 了,Goodnotes 就记一些成系统的手写笔记(几乎没有)。备忘录里的笔记很杂,要分几个文件夹:

  • 备忘:存放要记的较长的信息。很短的目标或计划用提醒事项 App 记;
  • 草稿纸:专门放演算纸、胡乱画的;
  • 科研:记录一些琐碎的科研灵感、记录;
  • 归档:放不再使用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笔记。

注意,“备忘录” 和 “快速备忘录” 文件夹是默认自带的,不能删除,就当作新笔记的收集箱好了。

照片

照片管理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尤其是照片太多的时候,会出现存储空间不够的矛盾,不能把所有照片堆在一个地方。以下是我的方案,其实本质上类似于计算机的多级存储机制。我设计为两级的,一级是封装在照片 App 里的照片,相当于内存,它就在手边方便,但是空间不是很大;二级是存放在文件系统的照片,相当于硬盘,它空间很大,但是找起来麻烦。

照片 App 封装的照片库:苹果设备拍的照片默认扔到照片 App 里(我开了 iCloud 同步,iPhone、iPad、MacBook 的照片 App 的照片库是同一个),这是一个封装的软件,照片数据在打包好的一个巨大的图库文件中(在 ~/图片/Photos Library.photoslibrary)。因为它是封装的,离开软件它就不行,所以照片 App 基本是没什么用的。照片 App 只当作临时存储拍的照片的箱子好了。这里的照片不存在管理问题(例如建所谓的相簿给照片分类),一是照片通常较少没必要管理;二是管理了也没用,因为最终要把这里面的照片并到下述文件系统的照片库。

文件系统的照片库:这里存放着庞大数量的照片,我有几百 G 的照片,放在了移动硬盘上。这里就要做照片管理了,先说结论,我个人觉得还是用操作系统的文件夹系统比较靠谱。这种个人资料必须确保通用性,在任何地方、不借助任何软件、在 N 年之后都能访问,我希望的就是只用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就能访问。因此,所有需要导入到软件内部封装的照片库的软件统统不要用(包括照片 App、Lightroom、xx照片管理大师之类的)。我的方案就是只用文件夹,划几个大的文件夹(我是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家庭),每个文件夹里面再划一层(如 “高中” 文件夹下设同学与老师、运动会、风景、合影、毕业后等),照片只存放于这一层(父目录如 “家庭” 文件夹中不存照片)。两级就差不多够了,忌分级过多(归类的时候太累),我觉得这样是最简单有效的。(照片里还有元数据这种东西,我觉得太花里胡哨了,照片太多打标签太累,实在没有必要,文件夹就够了)

对于文件系统的照片库,单靠操作系统还是不太方便。我推荐一个软件:Adobe 家的 Bridge(也是白嫖学校正版的)。请注意它与其他照片管理软件的最大区别是不用导入到软件内部封装的照片库,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件浏览器(和 VSCode 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多了很多对照片友好的检索等操作,UI 也比操作系统的人性化。

从照片 App 到文件系统转移照片的时机:我的习惯是视照片 App 的存储空间而定,满了就把一些照片导出到文件系统的照片库中。照片 App 里只留刚拍的比较新的照片。

转移照片后理论上应该及时归类到上述的两级文件夹中。但虽然只有两级,照片归类还是很耗时间的事。如果没有时间,我选择再建一个 “未归类” 目录,暂时堆到这里面,有空的时候再整理。

另外还有些平时能用到的照片,例如重要截图、收据、二维码、表情包等,为了随时方便查看、发送,但是不放在照片 App 里,里面不能建立文件夹单独管理(所谓相簿只是个标签),会产生混乱。而是放在 iCloud 云盘的 “收藏” 文件夹里,当作普通文件管理。

影视

这里的视频指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等资源,不包括自己拍的视频,它们应该属于照片管理体系。

我给自己的建议是为了方便,尽量在线上观看,包括各种美剧网站、电影网站。实在找不到线上资源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对画质有要求的,再通过资源网站下载(原则还是能不下则不下)。下载此类资源一般是两种途径:

  • 百度网盘;
  • P2P 下载:包括 BT 站、PT 站。

然后是下载的视频资源管理问题。如果电脑空间足够,可以先堆在“下载”文件夹里(PT 站也方便做种,按照下载来源分目录)。文件很大,最好是全部存储在移动硬盘里,找一个“影视”文件夹堆在一起即可,这不是什么重要文件,完全不需要管理。

资源的观看:

  • 在电脑上,直接看或插着移动硬盘看就行。视频播放软件,Mac 上用 IINA,Windows 用 PotPlayer。
  • 想用 iPad 或 iPhone 看,可以用转接头插着移动硬盘看。视频播放软件用 VLC。

音乐

我个人比较爱好音乐,听歌的量是很大的,收藏有几千首曲目,需要管理。我自 2019 年弃用了 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国产软件,转用 Apple Music。具体原因不再赘述。我的手机上还安装着网易云,偶尔查一下当前流行歌,歌单之类的,只作探索用,不在其中收藏任何歌曲,起到辅助作用。

现在流量比较便宜,能线上听则线上听而不去下载,大多数音乐在 Apple Music 上是能找到的。极少数找不到的音乐,如果我特别感兴趣,需要从其他地方下载,导入到 Apple Music 资料库中。具体方法如下:

  • 如果是无损格式,先转为 ALAC 文件(有很多线上转换工具);
  • 如果是有损格式,先转为 AAC 文件;
  • 拖入 Apple Music 资料库中;
  • 右键编辑专辑信息(相当于批量编辑歌曲信息),必要的包括专辑名称、艺人、年份、风格,为了美观最好把专辑封面传上去,可以从 QQ、网易云上搜出来保存图片;
  • 右键编辑歌曲信息中的音轨数;
  • 等待歌曲状态由虚线的云彩变为实心底的下载符号;
  • 右键歌曲移除下载。

本地文件随便处理删掉都行,因为此时文件已经在 Apple Music 资料库的服务器上了,从外部导入的歌曲就和 Apple Music 上有的歌曲没什么区别了。最重要的是,它和图书 App 一样,导入的东西可以同步且不占用 iCloud 的空间,又可以白嫖了。

APP 管理总结

大体总结一下我各个设备中的 App。我的原则是能不下 App 就不下,能用网页端就用网页端。做事尽量不被 App 绑架,能用也尽量用苹果系统原生的 App。

iPhone

  • 新闻资讯类占大头,微信、知乎、QQ、Telegram、百度贴吧、Bilibili、YouTube,放在外面;新闻媒体、其他资讯类、查询类、学校论坛这些一类的 App 各自给一个文件夹;
  • 便民服务:带有社会服务性质的 App 全部放到一个文件夹里,包括:银行、铁路12306、携程、大众点评、滴滴等;
  • 购物软件专门放在一个文件夹中;
  • 不常用的系统自带工具放到一个文件夹,如翻译、计算器、语音备忘录等,第三方工具放到一个文件夹,如腾讯会议、调音软件、跑步软件等;
  • 留一个文件夹专门放临时下的或被迫下的,例如拼多多,及时卸载;
  • 游戏专门放到一个文件夹中。

iPad

和 iPhone 基本一样,按照 iPhone 的组织逻辑来即可。说一下区别。

  • 便民服务、临时下的、购物 App 都不必在 iPad 上下载了,平时用不着;
  • 有些探索性的 App 如 Google Map、Google 地球、星空,感兴趣就下。只在 iPad 上下载就好了,别在手机上下载;

MacBook

  • App 在启动台中分成几个屏(其实打开 App 不需要从启动台里找,用 Spotlight 打首字母即可,这里只是展示一下组织逻辑):
    • 第一屏:放苹果系统 App 、基本软件和小工具。包括微信、QQ、百度网盘、平时不会点开图标的,单独扔到一个 “工具” 文件夹里,如 IINA、解压软件、Cheatsheet 等;安装软件时产生的无用的图标(尤其是 Adobe)放到一个 “无用” 文件夹里;
    • 第二屏:放办公软件,包括 Office、Adobe 系列软件等;
    • 第三屏:放与写代码相关的软件,如 VSCode、自带的 Terminal 等;
    • 第四屏:游戏和兴趣爱好,如 Garage Band、打谱软件等。
  • 新闻资讯类的平台全部在浏览器书签里,在网页端看。

文件管理总结

我的主要存储设备为 MacBook、移动硬盘、百度网盘;iPad, iPhone, Windows 游戏本只用于安装软件或游戏,自己的存储空间目前基本不用或作临时用途。iPad, iPhone, Windows 游戏本通过 iCloud 同步 MacBook 里的东西。

iCloud 中除了照片、图书、音乐、备忘录等同步外,正式文件都在 iCloud 云盘中。(原则上除了上述方案提到的苹果自带软件,本着不被软件绑架数据的原则,都不要在其他软件内置的存储里存任何文件,例如 WPS。)iCloud 云盘中包括:

  • 文稿:主要文件的存放地。
    • 个人:私人文件的存储位置,包括个人档案、证书、收据、简历、微信备份等;
    • 科研:存放科研相关文件,目前只放论文,科研项目都在 “项目” 文件夹中,自己做的 slides、写的论文都放在 Overleaf 云端;
    • 学校事务:存放学校事务中的各种通知、填表等;
    • 课程:存放目前正在上的课的所有资料(不包括在网上自己学的,这些归到 “收藏/其他课程” 文件夹中。每个课给一个文件夹;
    • 收藏:各种感兴趣的资料,如地图、乐谱等;
  • 桌面:即 MacBook 的桌面,放 MacBook 正在临时处理的没经过归类整理的文件;
  • 共享:当作中转站使用的共享文件夹全部存放于此;
  • 待观看资源:想同步到 iPad、iPhone 上看的影视资源复制到这里,看完删除。

不在 iCloud 云盘中共享的 MacBook 本地文件存放在用户目录 ~ 中,包括:

  • 项目:上文已提及;
  • 下载:MacBook 下载的东西(从浏览器、Motrix 等)临时放于此,下载的东西可能比较大,不要放在桌面上,桌面会通过 iCloud 同步。

移动硬盘上我分了两个区:

  • 主存储区:主要的存储区,以 Shawn 命名,文件系统用 APFS;
  • 数据传输区:由于 APFS 无法在 Windows 系统上识别,我又不想买那些 NTFS 软件(不想被绑架),因此上面两区只能连 MacBook 访问。我为 Windows 系统专门预留了一个区,文件系统用通用的 ExFAT,以便向 Windows 系统传输文件。由于 ExFAT 不稳定,不建议在此区长期存储文件,所以只预留了 100 G,仅够文件传输用,当作大号 U 盘即可。此区以 ExFAT 命名。

主存储区中存放归档的、不常用的文件或各种资源:

  • 文件:不常用的个人、学校事务、课程、收藏;
  • 照片:即 “照片” 一章提到的二级存储的 “硬盘” 部分;
  • 图书:即 “图书” 一章提到的二级存储的 “硬盘” 部分;
  • 影视:下载的影视资源;
  • 音乐:下载的音乐资源;
  • 项目:已完成的、不再常用的项目。

百度网盘分四个文件夹:

  • 主存储区:主要的存储区,这里是真正的自己的文件,里面的文件夹体系与移动硬盘的主存储区一样,包括文件、照片、图书等,存放更不常用的文件或资源;
  • 外部文件:存放从别人链接里拉过来的文件,但又不想变为自己文件的;
  • 备份:见下一节 “备份”;
  • 共享:要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给别人的文件一律复制到在此,在此文件夹中共享。

一些注意事项:

  • 音乐书籍由于一般是乐谱,将其存储在 iCloud云盘/收藏/乐谱 中,不放在图书 App 了;
  • 壁纸存储在 iCloud云盘/收藏/壁纸 中,其中建立一个 “正在使用的壁纸” 目录,MacBook 的壁纸选择此目录循环播放;
  • 这套体系外的文件请自行忽视,不要去管。举例:MacBook 用户目录中的图片、音乐、影片之类的系统文件夹,iCloud 云盘、文稿文件夹里由其他软件创建的目录,移动硬盘的隐藏文件夹,百度网盘中 “我的应用数据” 等。

备份

备份是一个重要的事情,为防止存储设备出现意外,尤其是移动硬盘。App 的数据(除微信外)都不需要备份,大部分 App 都是账号,存放在服务器上;用 iCloud 同步的文件也无需备份。我主要讨论的是其他本地的重要文件的备份:

  • MacBook 本地只有个项目文件夹重要,这里面的项目重要的上传到 GitHub 即可,即实现了备份(因此无需使用 Mac 系统的时间机器来备份);
  • 移动硬盘中的文件、照片、图书、项目文件夹比较重要,应当备份;其他资源性的如影视、音乐文件夹都不重要。

对移动硬盘需要备份的文件,我没有第二块硬盘或者 NAS 服务器之类的,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上传到百度网盘专门找个地方放着(“备份”文件夹),标明备份的来源,不要与其他文件混淆。

我没有买百度网盘的同步服务,只能手动备份。每次备份视情况而定:如果只是新加入了一个完整的文件夹,可以手动上传此文件夹到相同位置;如果变动地方比较大(如对移动硬盘文件作了一些整理),还是乖乖地把原备份整个删除,重新备份一遍。因此,备份频率不宜过高。最好在移动硬盘的这些文件发生大的、重要变更时备份一次。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转载请注明

爬虫项目通用架构

编配:《喀秋莎》手风琴独奏